復讀,不是失敗者的選擇。復讀,是讓你重新書寫答案的機會?!?/span>
這句話很簡單,但你必須明白它的意思,這是一個選擇,不想被現在的分數釘死,可以走復讀的路,復讀之后也并不等于成功!
要知道:大學不是終點,去了哪所大學,對應未來會做什么工作、過什么生活才是我們的終ji決策標準。
那你適合復讀嗎?
先來回答這些問題:
1.你高考出現重大失誤了嗎?(高考成績低于模擬成績50分及以上)
2.你的高考成績是臨近二本線或臨近一本線嗎?
3.你的心理素質強大嗎?
4.你看著周圍學霸的成績突然眼紅,深知自己還有很大的潛力沒有發揮出來嗎?
如果這幾個問題中有一道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復讀的確是一種選擇。
1.你家里的經濟條件要求你立刻工作嗎?
2.你發覺自己智商不夠,的確不是學習的料嗎?
3.你是那種學習比較佛系,不愿意下苦功夫的學生嗎?
4.你現在一提起高考,心里就會縈繞一股清晰的毛骨悚然感嗎?
5.你打心底秉持“讀書無用論”,不懂家人為什么一定要逼你讀書?
前4個問題,如果有任何一道你的答案是肯定,那么也許你真的不適合復讀。
第5道題,對很多高三生來說,你現在所堅持的這一理論的確還是自己想法青澀的表現,如果你沒有打心底改變這種想法,那勸你也不要浪費時間再讀一年了。
還是那句話:復讀,不是失敗者的選擇。復讀,是讓你重新書寫答案的機會。
曾經有個學生給小車留言,說ta有個表妹是一個美術藝術生,這次高考文化課成績不理想,專業課過了本科線,只能報??拼髮W,她問我這種情況該不該復讀?她平常不是一個學習很好的學生,也沒有多么過度努力,她擔心自己復讀會浪費一年時間,但又對目前的學校不滿意……
如果你也和她有一樣的苦惱,或者你正在思考該不該復讀,那么,這篇文章或許會給你答案!
全國復讀kao生數據
在決定是否復讀前,先來跟小車一起大致了解一下往年復讀生的人數。
近年來,全國各地選擇復讀的考生呈現愈發增多的趨勢,“復讀熱潮”漸漸掀起:
2021年高考總數為1078萬,2022年高考總數達1193萬,暴漲115萬人,逐年上升的高考人數意味著考生們之間的競爭越發激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布數據,2020年,高三應屆生共有789.81萬人,也就是說,復讀生人數達到了242.8萬人,占全國參加高考總人數的22.68%!
這個比例意味著,每十個考生之中就有超過2.2個考生是復讀生。
當然事實是否如此,目前尚未得到證實。但是在全國各地復讀生的數量確實不少,并且每年的數量也有逐漸遞增的趨勢。
很多人會建議比較好不要復讀,不jinjin是因為復讀的壓力太大,還在于復讀風險太高,怕再后悔一次。
還有個重要的原因是,近年來,廣東、四川、貴州、重慶等地紛紛禁止公辦普通高中招收復讀生的相關政策,一起來看具體規定↓
廣東
公辦普通高中不得招收復讀生;
不得與任何機構聯合舉辦高考補習班;
2016年10月,廣東省教育廳印發《關于幼兒園管理的規范》等規范的通知,其中附件3《關于普通高中學校管理的規范》明確提出,“公辦普通高中不得招收復讀生,不得與任何機構聯合舉辦高考補習班”。
重慶
全市普通高中學校不得舉辦復讀班;
據“重慶教育”報道,為quan面貫徹黨的19大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決執行《guo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gai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進一步規范全市高中招生行為,維護公平公正的教育秩序,日前,市教委印發《關于禁止公辦普通高中招收復讀生的通知》。
《通知》明確提出“全市普通高中學校不得舉辦復讀班,不得與社會機構聯合舉辦復讀班,不得在培訓機構以學校名義舉辦復讀班,不得招收復讀插班生”。
貴州
quan面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
嚴禁公辦普通高中招收復讀生;
為進一步規范全省普通中小學招生秩序,貴州省教育廳2020年4月下旬印發《關于規范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嚴禁違規爭搶生源,‘掐尖’招生、跨審批區域招生、超計劃招生和提前招生,嚴禁招收生源地錄取控制線下的學生,嚴禁公辦與民辦學?;旌险猩?,嚴禁公辦普通高中招收復讀生”。
四川
規范普通高中招生管理;
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不得舉辦復讀班;
2020年4月,四川省教育廳印發《關于規范2020年全省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強招生計劃管理,其中明確提出“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不得舉辦復讀班,舉辦復讀班的學校要嚴格登記學生信xi情況”。
云南
出臺減負措施規范學校管理;
公辦普通高中不得招收復讀生;
2019年10月,云南省教育廳、云南省發展和gai革委員會等九部門印發《云南省中小學生減負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洞胧饭卜?5條,分別從規范學校辦學行為、嚴格校外辦學機構管理、家庭履行教育監護職責、強化政fu管理監督四個大的方面,明確中小學生減負舉措。
其中,在規范學校辦學行為的減負措施中提到“普通高中一律不得招收借讀生、擇校生,公辦普通高中不得招收復讀生”。
黑龍江大慶市
先前有家長向大慶市教育局提問:在網上看到消息,說今年高考后,取消復讀,請問屬實嗎?
大慶市教育局回復道:按照省教育廳規定,普通高中不舉辦復讀班。想再次參加高考的學生,可以社會考生身份報考。
可以看到,雖然國內有部分地區明確了公辦高中不收復讀生,但這并不dai表取消復讀。想要復讀的考生可以在私立高中或者校外培訓機構復讀,也可以用“社會考生”的身份報名下一年高考。
政策變化大,各地復讀風險有多大?
一、2022年舊高考省份(17個)
2022年只有17個省份繼續實行傳統高考,它們是: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肅、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寧夏、新疆、陜西、云南、廣西、貴州、四川、西藏;
對于這些地區的考生來說,每年當地的復讀政策變化不大,從政策上講復讀情況良好。
不過,也有部分省份的復讀規定略有改動,比如:四川、貴州、云南以及河南部分地市通知:公辦院校不再招收復讀生。
但是國家層面還沒有quan面禁止所有學校招收復讀生,所以對于這些地區考生的復讀建業是:如果今年高考的確是大失所望,建議這些地區的考生可以通過復讀去強化自己的大學第1學歷。
不過這些消息讓很多學生和家長感到擔憂 ,因為停招復讀生就意味著以后的高考落榜生要么只能選擇上一個不好的大學,要么只能去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復讀。如果要去私立學校復讀的話那對于很多普通家庭條件的學生來說,很難承擔得起高昂的學費。
二、2022年新高考省份
需要注意的是,之前網上流傳的“新高考要復讀必須兩年”的說法并沒實際案例和政策規定,所以目前的復讀基本仍只要1年即可。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兩種模式新高考下的復讀形勢如何。
1、“3+3”新高考:浙江、上海、北京、山東、天津、海南
除了浙江、上海兩個我國新高考的“排頭兵”以外(2017年即舉行首屆新高考),北京、山東、天津、海南四省市在2020年的首ci新高考也均將平穩落地。
因此,對于這六大省市的復讀生來說,2022年高考政策的變化也相對不大,且志愿填報均有了上一年數據參考,復讀影響相對不大。
三、個別地區高考小變化
1.浙江
從2021年1月考試起實施外語和選考科目成績jin當年有效(之前是2年);從2021年起,錄取的三段變為二段;
復讀建議:如果今年高考確實不盡人意,成績和理想學校及專業間差距較大,仍然建議這些地區的考生再復讀一年。
2.“3+1+2”模式新高考地區
包括: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
我國有8個省份在2021年舉行首ci新高考,相比舊高考,其高考模式、高校招生政策都有了相當大的改動,而對于該年復讀的學生來說,形勢相當嚴峻。
主要變化大致有:
(1)相比于2022年參加高考的應屆生已適應了三年新高考模式,復讀生jin有1年的快速適應期限。
(2)不分文理,“文綜”、“理綜”不再,只有三門選科。理、化、生、政、史、地(浙江還有通用技術)任選三門參加高考,"3+1+2"方案則為物理、歷史必選一科,然后從剩下的四科中任選兩科。
且三科的試卷從一張變為了三張,考試時間也不一樣。同時,選考科目的分數不再只是卷面分,而是要通過單科排位換算,即“等級賦分”。
英語聽力(部分地區有口語)和筆試分開,部分地區一年兩考,取比較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3)批次合并,2021年新高考開始,所有本科批次都將合并為一個“本科批”;對于想要通過努力上一本的復讀生來說,該界限的消失也讓復讀的意義受影響。
(4)新高考相比于舊高考還有一大變化,就是以往文、理兩科分別是有兩套數學卷的,且難度不一樣;但是新高考后,所有學生的數學卷都是一樣的,且難度適中,理科復讀生還好,但文科復讀生就比較容易吃虧了。
復讀建議:
這些新高考地區的考生綜合上述考慮復讀確實有風險;特別是對高考考生和文科生而言,復讀的風險更大,應慎之又慎!
不過也有人認為真心想要復讀的話,也可以考慮。對于往屆生來說,理科就選原來的六科,語數外理化生;文科就選語數外史地政。因此,復讀生完全可以選擇原來的科目參加考試。
科目難度變化主要體現在數學上。數學不分文理科,考試范圍在原理科基礎上刪除算法框圖、三視圖、命題、選講內容。因此,對于理科復讀生來說,內容范圍變小了,難度也可能會降低,理科復讀生有優勢。
雖然高考發生了調改,但是獲取高分依舊是關鍵。如果還想再試一次,新政不是攔路虎,還可以備戰繼續考。
三、新高考下復讀新規
01
廣東
1.目前頒布的所有通知中,只是指出不允許公辦學校招收復讀生,而不是不允許學生復讀。
2.而自2001年起,教育部就取消了普通高考年齡和次數的限制,所以我們可以經??匆姼啐g老人多次參加高考的新聞。這就意味著想復讀的學生完全不用擔心不滿足高考條件。
3.值得注意的是,復讀生就不能跨市借考了,從2021年起,廣東省戶籍的往屆生一律都要回戶籍所在地報考。
4.廣東新高考復讀可以更換選科類別
根據考試院此前發布的《廣東省高考綜合gai革政策解讀》文件,其中明確:選擇考科目由學生在高考報名時比較終確定;高考報名前都可以更換所選擇的科目,高考報名結束后不可以更改。
復讀需要重考學考?
答:考試院在互動交流中回應:如果高三生復讀,他以前的學考成績還可以使用,但他需要根據新高考模式選科并確定要參加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科目。
假設某同學今年是理科生(已有政史地學考等級,沒有物化生學考等級),明年復讀的選考科目是理化生,那么根據參加選擇性考試其對應的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科目一定要合格的原則,那么這位學生還需參加理化生科目的學考考試;如果他選擇的是物理、生物學和地理,那么,他還需要參加物理和生物學的學考考試。以此類推。
從科目、難度、招生等變化,深入分析
新政考試科目gai革:語、數、外三科必考;物理、歷史二選一;化學、生物、政zhi、地理四選二。
新政給應屆高考生提供了更多選擇,對往屆生來說,理科就選語數外理化生,文科就選語數外史地政,這既能保持前期一年的復習優勢,又能避開一定的競爭壓力,是有利且可行的一面。
新高考教材的要求he心素養未變,考試大范圍、大方向未變,更注重基礎回歸??颇侩y度變化主要體現在數學上。數學不分文理科,考試范圍在原理科基礎上刪除算法框圖、三視圖、命題、選講內容。
因此,對于理科生來說,新高考數學考試范圍變小,難度也可能降低。文科數學在原來基礎上增加了空間向量,排列組合,概率與統計,貌似在原文科數學基礎上增加了內容,競爭難度略有加大。
在大學招生方面,新舊高考相比,各大學向傳統文、理科招生的專業有增無減,而選擇原理科(選考理化生)、原文科(選考政史地)學科人數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
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開始,北大、清華、人大等36所國家“雙1流大學”實施“強基計劃”?!皬娀唷睍诟呖忌暇€考生中劃取錄取人數的3倍以上進行“校測”,比較終確定錄取名單,這樣就會降低上線分數。
如果你今年高考分數與“雙1流大學”要求的差距不是太大,你可以在復讀時鞏固原有的知識,比應屆生抽出更多的時間針對“強基計劃”進行準備,你完全有可能通過“強基計劃”進入心儀已久的1流高校。
新高考地區是否復讀?
復讀生是機遇與風險并存。
機遇是,考生可以自主選擇要報考的科目。如果考生某一門科目嚴重“拖后腿”,就可以通過這個政策避開,選擇一門有把握的科目參考。
不過,專家建議復讀生不要隨便更換科目,因為更改的話,一是不適應,二是復讀原本就是查漏補缺和增強,靠更換科目收效不會明顯。
第1,對于那些考上一本的考生,盡量別復讀,當下比較主要的事情就是填報各批次志愿和選擇高校。
其次,如果考生心態不好,比較好不要復讀,因為復讀生要背負更大的心理壓力。另外,考生若不是因發揮失常導致高考失利,也不要輕易復讀,畢竟風險比較大,還不如選擇感興趣的學校和專業,早一年上大學。
第三,如果考生的基礎太弱,即使復讀一年也難有很大的起色,也沒有必要去復讀。
高考對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如果選擇復讀,考生本人要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因此,家長和考生選擇復讀時,一定要量體裁衣,了解孩子真正的水平后再做決定。
一般來說,因為高考發揮失?;蛘呱〉韧庠谠驔]考好的考生,填報志愿失誤的考生,選擇復讀大多都能取得很大的進步。
高考gai革對什么樣的學生比較有利?
1.自律、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
選修課程的自由組合,使得大部分學校必須引入走班制,學生時間會變得相對自由,來自老師的約束和鞭策會變少(類似于大學)。對于習慣了被動學習、只等老師耳提面命才能有點動力的學生來說,這顯然是不利的。
2.善于把握時間,學習效率高的學生
由于很多科目提前高考,教學進度被壓縮,學生要在更短的時間內學完高中的課程,因此就要求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效率。
3.有專長或幾門擅長科目的學生
除了語數外,新的高考不強制選擇文理,學生在避開不擅長的學科的同時,還可以根據興趣,選擇自己擅長的學科。如果對某些學科有濃厚的興趣,其實不妨早做準備,在高一甚至初中起就開始自學,閱讀大量的書籍,報一些線上或線下的培訓班。
如果能在這些學科yin領同齡人一截,甚至獲得一些競賽名次,那么在高考中會有很明顯的優勢。有專長的學生也可以沖擊高校的自主招生。如果只依靠學校的統一授課,被老師的教學進度趕著走,在高考中是非常被動的。
4.有比較明確的職業規劃的學生
實行6選3以后,高校部分專業對考試科目是有要求的,比如大部分理工科專業要求物理成績,如果不選考物理,那么就等于和這些專業無緣。因此對于早就想好未來學業和職業規劃的學生,會提前準備高中要走的路。
而那些高一高二隨大流,到臨近高考或者考后才去思考大學專業的同學,通常會手足無措。
關于復讀,聽聽網友怎么說
@霜葉二月:復讀自古有之,是個人的權利,給青春和夢想一個機會。
@照夜清:不是一考定終身,誰愿再來一次。
@星:應該杜絕那些已經被錄取又放棄的復讀生。尤其是那些反復考上又屢次放棄的復讀生。
@弓箭手:個人覺得,被錄取了的,尤其是被985(211)學校錄取了的,又不去讀的,既浪費了資源,又影響下一屆的,就不可以復讀了。但如果覺得考得不理想,直接放棄報考的,或者沒有被錄取的(除了心儀的大學專業,其它都不填報的),還是應該可以復讀的。
@馮群:復讀是現在的孩子勇敢面對挫折、失敗的一種選擇,對孩子的身心是一種極好的鍛煉!現在的孩子哪有苦吃?在大學里的表現,應屆生和復讀生的表現是有差距的,復讀生更成熟一些!
@青竹小軒:復讀都不準了,以后考研是不是也只能考一次,公務員也只能考一次呢。
@虛偽的真實:我是復讀考上的!說實話,我不贊同取消!但是復讀生也確實存在對應屆生不公平的問題,怎么辦?我認為可以提高錄取線!你多學了一年,那就要比別人多考些分,可以放在20%!比如某高校錄取線500分,那復讀生就要600分!而且每多復讀一年就要提高10%!這樣可以在應屆生和復試生中平衡!
@微信困隊:這是機會,不能斷絕。
@ln0:我覺得大學可以設置一定名額專門留給復讀生。
@老鄧:我曾經歷過復讀,也是在那時候逐漸成熟。我們總是跌倒、爬起來,然后成長。取消復讀,是否就是跌倒了,不準爬起來呢?而且,個人覺得如果真的取消復讀,都只有一次高考機會,高三學子的壓力可能會更大。至于那些惡意反復復讀參加高考的人,如果無利可圖,他們還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和機會嗎?所以,我們要取消的不是復讀,而是有些機制……
@楓葉:錄取之后,調劑到不喜歡的專業,沒辦法只有再復讀了,應該取消調劑這行,分數不夠,可以下一個學校錄,不要報到那個學校,就調劑到不喜歡的專業,這樣浪費了孩子12年的時間。
@夢里水鄉:取消復讀是從國家層面考慮的,國家不jin需要科研人才同樣也需要技術工人?,F在國家比較缺的就是兩類人才:解決卡脖子問題的gao端科研人才和技術工人,強基計劃和高職分流足以說明國家的人才培養方向,取消復讀只是更進一步加緊了分流,這也說明問題的急迫性,問題是現在的職業教育跟不上,這種硬著陸是會讓人難以接受,希望能把工作前置先做好善后,這樣群眾心里才會舒服點。
@波波:成績不理想復讀無可厚非,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復讀成為一種風氣,在很多地方復讀快成為一種“共識”了,通過熬時間來內卷畢竟不是國家之福。這兩年某些地方的復讀生比例快到30%了。
小編有話說
記得微博上看到一段話,是關于選擇的,送給大家。
人生是由許多大幅度小小的選擇組成的。
同樣是取舍,也能分出人生成敗。
成功的人都知道自己選擇什么,
并且知道做出這種選擇時自己是否具備把握它的能力。
而失敗的人卻總是覺得被生活拉扯。
下面3句話,哪一句是你的選擇呢?
(1)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把它走完。
(2)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3)平凡的腳步也可以走完偉大的行程。
如果已經做了選擇,請不要再躊躇猶豫、患得患失,沒有一種選擇是天生正確或者錯誤的,但你能通過自己來證明這個選擇的性質。
你只能選擇一個方向,也只能看到這個方向的風景,唯1的出路是向前走。別人的意見只能是參考,希望你遵從自己的內心,如魚飲水,冷暖自知,選擇權要把握在自己手上。
復讀這一年,你需要去涅槃的自己。不jinjin是分數上的改變,還是自己性格上、觀念里的東西在變化。自己已經開始學著去獨當一面,去收拾爛攤子,去對自己負責,去爭取什么。有些人即便復讀失敗,也不曾說過后悔,低谷的自己使勁往上爬,狼狽但是值得。
高考復讀學校,高考復讀哪個學校好,高考復讀選哪個學校?就選蘭州領航學校,我校是全日制的中考、高考復讀學校(原蘭州樹人中學中考高考復讀班),自成立以來,二十年如一日,始終堅持誠信辦學的宗旨,始終堅持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辦學理念,成績斐然,受到社會及學生和家長的普遍好評。蘭州領航學校,把握教程考點未雨綢繆;蘭州領航學校,樹人有方,舍我其誰! 高三復讀 高考復讀 全日制高三復讀學校